旅游线路 | 黔东南研学大探秘!三条超有趣研学线路等你打卡

文体旅事业部 | 2025-05-30 09:24

5月28日至30日,贵州省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将在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来黔东南,不仅能比拼劳动技能,还能探索三条超好玩的研学线路!想不想穿越苗寨侗乡,学习传统非遗技艺?或是探秘红色旧址,化身历史侦探?快跟着这三条宝藏线路,一起在黔东南开启超酷的研学探秘,收获满满知识与快乐吧!

线路一?苗侗风情研学游

凯里下司古镇—丹寨万达小镇—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岜沙苗寨

走在有600多年历史的清水江码头下司古镇,仿佛回到过去的熙熙攘攘,在这里可以感受历史兴衰更迭和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

西江千户苗寨是原生态苗族文化博物馆,苗族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银饰制作、服饰艺术、饮食特色、歌舞艺术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在丹寨万达小镇,苗族锦鸡舞、蜡染、鸟笼技艺及古法造纸等8项国家级、21项省级和百余项州县级非遗等你来体验。

镇远古城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独特的历史风貌遗存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相融合,传承了历久弥新的山水文化风韵。

走进肇兴千户侗寨,在鼓楼下聆听一曲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看一场侗戏表演,在余音环绕间感受难忘的侗族文化。

岜沙苗寨被誉为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这里的苗族世代持枪、以镰刀剃头保留 “树顶发髻”,祖训 “人树共生” 催生了树葬、祭拜古树等生态文化,被称为苗族文化的 “活化石”。镰刀游走间的传统发髻、山林间回响的火枪迎宾礼,至今仍在诠释这个 “草木繁盛之地” 对自然的敬畏与依存。

线路二?传统文化研学游

岜沙苗寨—肇兴千户侗寨—锦屏隆里古城—天柱三门塘—镇远古城

第一站来到岜沙苗寨,一个未受现代文明侵蚀的苗族山寨,至今仍保存传统发式、镰刀剃头、简约婚俗、树葬等习俗,被称为硕果仅存的苗族远古遗风保存者、“苗族文化活化石”。

接着走进肇兴侗寨,这里被誉为 “鼓楼艺术之乡” ,肇兴侗寨有“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大小、结构等风格各异,且历史悠久,这就是侗族 “家合” 文化的神奇魅力。

来到锦屏隆里古城,这里有明朝军事屯堡遗址,还保存着唱汉戏、花脸龙的中原遗韵,向世人述说着“明朝那些事儿”。

走进距今500年历史的天柱三门塘,这里是清水江畔的露天博物馆,中国“家风”文化研学示范基地,来这里感受家风古训,受益一生。

来到镇远古城,漫步青石板路,古老的城墙、飞檐翘角的建筑,都像在诉说千年来的繁华与传承,随便一拍都是大片!

线路三?红色记忆研学游

黎平会议会址—剑河柳川陡寨—三穗杨至成纪念馆—镇远和平村、周达文故居—施秉黑冲—黄平旧州

走进曙光之城黎平,参观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会址,从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接下来到剑河柳川陡寨村民组聆听毛主席给苗族小孩送毛衣的故事,感受领袖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温暖。

来到三穗参观杨至成将军故居纪念馆,感受革命先烈的传奇人生。

到镇远古城参观共青团创始人周达文故居,体会和平的珍贵,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到施秉黑冲红军战斗遗址追寻红军长征出奇兵的足迹,使“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成长经验。

最后一站来到旧州古镇,可以在这里探访橘林谈话遗址、瞻仰红军长征纪念碑,也可以前往飞虎营地参观军用机械模型,聆听背后的国防故事,触摸历史痕迹,感受军事科技的魅力,增强国防意识。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杨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