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得到一手资料,用手捡起核弹碎片” 邓稼先诞辰101周年 致敬中国脊梁
今天是你的生日!62载人生,28年隐姓埋名,他用双手捧起坠地的核弹碎片,以生命换取科研数据,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他就是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是邓老诞辰101周年。
邓稼先出生于1924年,少年时,就立志将自己的一切贡献于祖国,贡献于中华民族。1948年,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留学,出国前他对好友说:“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一定学成回来。”
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仅9天,他便放弃优渥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加入原子核研究工作。1958年,面对钱三强“放个大炮仗”的绝密任务,他对妻子留下誓言:“我的生命献给未来的工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连妻子也不知他的去向。
在苏联专家撤离、仅有手摇计算机的困境下,他带领一群年轻科研人员扎根戈壁,运用手摇和电动计算机、算盘和钢笔等工具进行数学计算。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升起蘑菇云,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核国家;仅仅两年零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979年,一次氢弹空投试验因降落伞故障坠地未爆。邓稼先推开年轻同事,独自冲进辐射区手捧碎片排查。他当然明白弹头里装的钚239的辐射有多厉害,但他也知道,一颗弹头的造价有多高,国家投入有多少。他平静报告“平安无事”,但回到北京检查后,几乎所有结果化验指标都不正常。可仅休养几天,他又重返戈壁,继续指挥核武器试验。
1985年,61岁的他被确诊直肠癌晚期。病床上,他蜷坐在一只汽车轮胎的内胎上,忍痛撰写一份关于加快我国核试验进程的建议报告。临终前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86年7月29日,这位仅获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奖金的元勋溘然长逝。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许鹿希这样说道:“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邓老一生参与32次核试验,15次亲临现场。他用手捧起的碎片,是科学家的担当;用生命缩短的两年八个月,是民族的尊严。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今天,当中国核技术跻身世界前沿——我们终可告慰:先生,山河已无恙,精神永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