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丨贵安三年大变样:算力赋能 产业集聚
依托不断强大的算力基础,算力赋能、算力引领在贵安已蔚然成风。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赛道加快布局,新区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这款基于3D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研发,最大承重可达两吨的潜伏式搬运机器人,是由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生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3C、光伏、汽车、电池、包装等行业,并服务超50家制造业行业头部企业。自去年底公司落户新区后,便展现出惊人的速度,仅用三个月就实现首台机器人下线到四条智能产线全线投产。
何世广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副主任:在二季度预计产能应该是可以达到500台级产能,预计年产能达到万台级。
企业产能在爬坡,园区招商也在加速,威迈尔科技所在贵安光谷智算产业园现已入驻11家企业,数字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宋明哲 贵安光谷智算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总监:?我们现在主要就是锚定一个就是算力配套,另一个就是机器人产业来开展我们的招商工作,同时也围绕我们中电光谷五十城百业万家企业的807资源库,挖掘产业链的一些上下游企业。
目前,贵安新区以中电光谷、张江、蛇口网谷、航谷“一园三谷”的智慧园区为载体,靶向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数字标注、机器人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加速集聚,助推高端制造业领域建设。2024年,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亿元,同比增长168%。
跑出加速度不只是电子信息制造,还有新能源汽车,新区抢抓“电动贵州”政策机遇,推进包括整车、电池及相关配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金亮:未来企业在两到三年之内,将本地化零部件配套率提升至30%以上,建立稳定的供应商体系,提高零部件本地化配置率。
在贵安新区产业定位及政策加持下,长江汽车的发展不断提速,2024年,公司累计生产整车9199辆,完成产值8.52亿元,同比增长约326%。
当前,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成功吸引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车时代等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落地,形成从电池材料研发到整车制造的产业链。2024年,新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92亿元,增长 43%。